柯棣华大夫简传
发布日期:2011年04月28日
柯棣华大夫简传
 
李桐连
 
    柯棣华,本名德瓦卡纳特·桑塔拉姆·柯棣尼斯。1910年10月10日,他出生在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南部距孟买大约470公里的一个小城市绍拉普尔。
    柯棣华的父亲曾在拉克希米棉纺厂当办事员。柯棣华出生后不久,他就被提升为维什努棉纺厂的主任。柯棣华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和五个妹妹,一家10口,全靠父亲的薪金,因收入颇丰,生活还算宽裕。
    柯棣华自幼聪颖,爽直活泼,从小学到中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22岁时,他考入孟买格兰特医学院学习,4年后毕业,获得医学学士学位。他十分希望能参加英国皇家医学会和爱丁堡皇家医学院举办的学位考试,以继续深造和攻读更高学位。同时他又觉得毕业后应该在家乡开办一个诊所,来帮助年迈的父母,接济正在读书的弟弟和妹妹。
    他在学校读书时,圣雄甘地领导的反对英国殖民主义、争取印度独立的运动对他影响很大。他曾在学生中负责宣传工作并领导罢课,为此他曾受到警察的拘捕,也曾被校方勒令退学。他痛恨奴役印度人民的英帝国主义,也深深同情争取民族解放的各国人民。
    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印度人民在全国各地以各种形式声援中国人民的正义斗争。八路军总司令朱德于1937年11月27日致函印度国大党主席尼赫鲁,对印度人民支持中国人民的正义斗争表示感谢,同时呼吁印度人民对八路军给予医疗方面的帮助。尼赫鲁对此作出了积极反应,他决定组派一支医疗队携带必需的医药和器械去援助中国。柯棣华听说这一消息后,毅然放弃了去英国学习深造的打算和在国内谋得一个收入丰厚的工作机会,报名参加了援华医疗队。
    医疗队由5名医生组成,队长爱德尔大夫,副队长卓克大夫、成员木克吉大夫、巴苏大夫和柯棣华大夫。爱德尔大夫是尼赫鲁的亲戚,在西班牙内战期间他曾赴西班牙,向西班牙人民提供医疗方面的援助。卓克大夫是那格浦尔的一位著名外科医生,也是这个医疗队五名成员中最年长的,已近60岁。其余三人都是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医生。巴苏大夫来自达卡,已婚;来自加尔各答的木克吉和来自绍拉普尔的柯棣华都是单身汉。他们告别了亲人,于1938年9月1日从孟买乘海轮来华,途经科伦坡、槟榔屿、新加坡和香港,9月17日抵达广州,受到保卫中国同盟主席宋庆龄和何香凝及广州市民两千余人的欢迎。休整几天后,医疗队离广州赴长沙,再到汉口。他们在汉口受到中共中央代表凯丰同志和叶剑英同志的欢迎。不久,5位医生便分赴几个陆军医院工作。他们在汉口工作期间,见到了周恩来和董必武等中央领导同志,这使柯棣华有机会对八路军有更多的了解。王炳南和史沫特莱给医疗队讲述的红军长征的艰险事迹和八路军抗御日寇的故事,更使柯棣华受到鼓舞,并强烈希望到八路军中去工作。为了使自己的体力适应战场生活,他每天背着背包练习徒步行军。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他努力学习中文。他到中国后不到一年,便能用简单的中文进行交谈。
    1938年10月,由于日军对湖北各城市进行狂轰滥炸,医疗队只好从汉口撤到宜昌,再由宜昌退到重庆。他们在这座山城见到了中印文化协会创办人谭云山教授。谭教授按照五位大夫的心愿,为他们每人取了一个中国名字。他把柯棣尼斯的名字改为柯棣华。“华”代表中国,表示柯棣尼斯和中国休戚与共。
    在西撤途中,柯棣华亲眼目睹了国民党在日军进攻时采取不抵抗主义而节节败退,致使中国的半壁河山逐渐沦陷敌手的情景。这使他认识到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并深感失望,也更增强了他去八路军抗日根据地工作的愿望。
    正当医疗队做好准备离重庆去延安的时候,柯棣华收到一封家信,得知父亲不幸去世的消息。他忍住悲痛写信给哥哥孟凯什,请他尽力安慰亲爱的母亲。他在信中表示,当日军还在滥杀无辜的中国人民的时候,特别是在他未完成援华任务之前,不准备回国。1939年1月,重庆八路军办事处请新西兰友人路易 ·艾黎陪同医疗队去延安。他们离重庆经西安跋涉北上,终于在2月12日到达他们向往已久的延安。延安军民热烈欢迎印度医疗队的到来,毛主席和周恩来等领导人亲切接见了他们。爱德尔、巴苏和柯棣华被安排到离延安30多里的拐峁,在白求恩大夫创建的模范医院工作,卓克和木克吉到张村驿卫校工作。◆◆◆◆◆
    在延安模范医院工作期间,前线有不少伤员送到这个医院,柯棣华从他们那里听到许多八路军在前线英勇战斗的故事,这更加激发起他去前线工作的强烈愿望。经过多次请求,中央终于在1939年11月批准他去抗日前线工作。他和爱德尔、巴苏三位医生离延安经西安,渡黄河,穿过敌人封锁线,到达晋东南武乡王家峪八路军总司令部。朱德总司令亲自迎接,并安排他们到总司令部附近的一个军区医院工作。由于这所医院离前线较远,不便对伤员进行及时救护,柯棣华和巴苏请求组织一个医疗小组,随同部队一道行动。1940年2月,他们的请求得到批准,此后半年他们就随同部队转战于晋察冀,出入于枪林弹雨之中,行程近万里。柯棣华在各个战场施行了千余次手术,诊治了数千名伤病员。有时由于战斗激烈,伤员较多,他经常不分昼夜地工作,紧张时一天要做三个手术。在敌人扫荡间歇时,他主动骑马协助各军分区的医疗队工作,每天行程几百里。他利用晚上的时间,为医生编写了数十万字的外科讲义。由于缺少医药,他常到老百姓那里去收集民间药方,用中草药给伤病员诊治。在生活上,他谢绝部队领导对他的特殊照顾,坚持同战士吃一样的小米饭和南瓜汤。为了便于行军,他仅带一条棉被,常常在冰雪中度夜。他对战场生活充满了喜悦和愉快。他说:“我在中国正过着一种从未有过的生活,我觉得我充满了活力和愉快。我热爱中国,热爱以无穷的威力摧毁法西斯暴行的英勇抗战的军民!”
    1940年8月,他调到河北省唐县葛公村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卫生学校及所属医院工作。这时,印度援华医疗队的爱德尔、卓克和木克吉已先后离华返印,巴苏于10月调到延安八路军卫生部直属医院工作,留在华北抗日前线的就只有柯棣华一人。不久,白求恩卫生学校扩建改名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柯棣华被任命为第一任院长。他除做行政工作外,还要做医务工作,包括外科护理、外科手术和指导学生进行手术实习等。他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工作更辛苦。
    柯棣华在白求恩卫生学校工作期间,认识了中国姑娘郭庆兰。郭庆兰是山西省汾阳县人,读完初中后到护士学校学习,毕业后到北平协和医院工作,当了二年小儿科护士。在新西兰传教医生凯瑟琳·霍尔小姐的帮助下,她从北平到达晋察冀边区,于1939年参加八路军,成了一名护士,后来调到白求恩卫生学校做护理教员。在工作中,柯棣华与郭庆兰互相帮助,逐渐产生了爱情。1941年11月,他们结婚了。次年8月,郭庆兰喜生一子,聂荣臻司令员亲自给孩子取名叫印华,用以象征他是印度和中国友谊的结晶。
    柯棣华由于工作紧张,1941年6月起癫痫病不断发作,但他仍是夜以继日地拼命工作,后终因劳累过度,缺乏必要的休息和营养,致使癫痫病一再复发,不幸于1942年12月9日凌晨6时15分病逝于河北省唐县葛公村,时年仅32岁。他逝世后,毛主席亲手题写挽词:“……全军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柯棣华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是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的。”朱德同志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了《纪念柯棣华》的悼念文章,周恩来同志给柯棣华大夫的亲属去信表示深切慰问。晋察冀军区召开了军民万人大会,沉痛悼念柯棣华大夫。
    柯棣华逝世后,遗体安葬在河北省唐县军城晋察冀边区烈士陵园。1952年,他的灵柩迁到石家庄市华北军区烈士陵园。1976年,按照周恩来总理生前的嘱咐,柯棣华纪念馆在石家庄市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建成。为了寄托人民的哀思,在唐县也修建了柯棣华纪念馆,并在石家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内建立了印度援华医疗队纪念馆。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到陵园和纪念馆瞻仰,以缅怀柯棣华大夫的英雄业绩,学习他的国际主义精神,为发展中印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而努力工作。  
                                                           
下一篇: 图片:早年在新西兰(1897—1927)
上一篇: 把最宝贵的年华献给了中国

白求恩精神研究会 京ICP备16027503号

电话:010-66931111 68219861 0201-931111 传真:010-66931111 0201-931111 地址:北京西四环中路59号

邮编:100039 E-mail:byh931111@163.com

网络技术信息中心:北京国钜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1号学院国际大厦907B 邮编:100191 电话:010-82089470 邮箱:contactus@guojustar.com

Baidu
map